
喷墨式生物3D打印在精度和温控方面处于中等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打印含有细胞的生物材料时,要解决很多问题,比如怎么控制材料形成的液滴大小、速度和形态,怎么减少打印过程中细胞的损伤等。在未来的器官移植和医学研究方面,这项技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生物3D打印方面,2014年李等人在皮肤3D打印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他们开发了一个基于三维立体自由形状制造技术的机器人生物打印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在三维微观环境空间里,能控制细胞的几何形状,在宏观条件下,能控制细胞的环境以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他们制造的皮肤模型有八层胶原蛋白,其中六层胶原蛋白和三层角质形成细胞层交替铺设,上面两层胶原蛋白层把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层分开。和传统的皮肤组织工程相比,这个生物打印平台技术能更好地保证打印形态、过程的灵活性和可重复性,还能同时打印多种细胞。